Lilypie - Personal pictureLilypie Kids Birthday tickers

Lilypie - Personal pictureLilypie Kids Birthday tickers

我想寫這一篇成長文已經很久了,有多久呢?大約有半年那~麼~久,而我上一篇認真紀錄浩然弟弟的成長文,則是將近一年以前的事了(就是這一篇),那時我們才要準備回台灣過春假,弟弟也還沒從幼兒園畢業呢,感覺上根本是上一個世代的事了啊。然後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弟弟入學讀Kindergarten轉眼一個學期結束、然後一個寒假也過了,又然後下學期開學了,接著又一個多月過了,前兩個禮拜弟弟正式慶祝入學一百天。所以這篇成長文不只有跟馬里亞納海溝一般深的時間跨度,還展現了我比喜馬拉雅山還高的堅持與決心哪,是說我自己都納悶,這一年弟弟的成長改變簡直是物換星移,想這之間Gymboree從破產清算到被Children’s Place買下之後細細重整浴火重生,如今都以2.0之姿重新面世了,說是滄海桑田也不為過,這橫跨十一個月的成長記錄難不成是要追隨哈利波特寫七篇逆,反正都一年沒記錄成長文了(先警告,這篇也的確是捲軸會滾到厭世的長度,請慎入,新浪版分兩篇可能容易消化一點),幹嘛不直接放棄是在執著什麼?

0229_5.jpeg

0229_6.jpeg

0229_7.jpeg

【Gymboree二月強勢回歸,試探水溫的幾個系列都非常非常對我的胃口,可、是,正式開賣的那天,我才發現新的Gymboree童裝尺寸選擇縮小好多,一歲以下的嬰兒尺寸被刪了,最大尺寸只到八歲,不像以前一路到12-14,也就是說我家小妞已經不在它的客層裡了,我整個超失望的啊,我原本都已經準備好要跟Carter’s還有Osh Kosh分道揚鑣的了,當下連帶買小男童衣服的興致也沒了。消極了幾日,實在捨不得這麼燒火的童裝,轉頭把眼光放在我身邊其他的小女孩身上嘛(這位大嬸,妳有問過人家媽媽嗎)⋯⋯】

但是我每次往前翻小人的成長記錄都能重溫好多記憶早已模糊的細節,感觸格外深,尤其我很清楚我的記性有多不靠譜,現在不記錄將來就真的記不得了。那天姐弟倆聊天到一半,突然問我他們兩人小時候,第一句會說的話是什麼,當下我完全答不出來,後來還是翻了部落格上的紀錄才找到標準答案,所以儘管這一篇一拖就快要一年,我還是抱著這個執念不肯放。當然這篇雖然名義上紀錄了弟弟過去十一個月的成長變化,我也必須承認越久遠的細節就越不可考。

0229_1.jpg

0229_2.jpg

0229_3.jpg

【開學一百天是Kindergarten的大日子,跟當年我家嫣然姊姊一樣,弟弟也很認真又興致盎然地自己製作了一件慶祝開學一百天的T-shirt。素面的T-Shirt本身是我家衣櫃裡本來就有的,還是當年姊姊配合學校某一個表演買的綠色素面T,平常沒有太多機會穿,傳承給弟弟之後拿來當做開學一百天的上衣正好。我跟弟弟討論之後,對於縫紉非常有興趣的他決定要手縫一百顆各式各樣的鈕扣,代表開學的一百天,不過一來我家雖然有我十多年前在某個dollar store買的一包鈕扣,要一百顆還真沒有,二來就算我家真有一百顆鈕扣,要全部都縫上工程未免也太浩大,於是在媽媽的建議之下,決定先以亮粉膠水寫上「100 days」明確表達主題,剩下的鈕扣部分,就能縫多少是多少,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最後我們雖然沒有縫上一百顆鈕扣,但是每一顆都是弟弟實實在在自己縫上去的,媽媽就只有幫他把線頭打結,二、三十多顆縫上去看起來也很可觀了。開學第一百天當天他穿這件上衣到學校,果然引起同學紛紛好奇詢問,上面是不是真的有一百顆鈕扣,讓他格外自豪。】

〔成長數值與作息〕

承襲成長記錄一貫的往例,先來記一記成長數值,弟弟最近一次量身高體重是上一次去年十月中年度健檢的時候,也就是整整四個月前,那時量出來的身高是四十三英吋(109cm),體重則是四十一磅半(將近十九公斤),跟現在差多少就不知道了,我根據弟弟褲長在腿上的變化,推測他現在應該又長高沒有一寸也有半寸,但是媽媽我很懶又沒有追根究底的精神就算了。倒是去年夏天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弟弟的身高達到四十二英吋,是遊樂園許多設施免大人陪同的低標,從那時起但凡我不想跟上去坐的遊具,都可以讓他自己去,或者找姊姊出馬,一整個超舒心的啊,值得記上一筆以示慶祝。

0229_4.jpg

另一個成長數據就是我很愛記的鞋碼,小腳弟目前穿的是美碼十號,我把上一篇翻出來看了一下,發現那時的弟弟剛剛正式換穿九號,隔了將近一年,只升級了一碼,而且更神奇的是,那雙從前年夏天就開始穿的九號涼鞋,很神奇地到現在都還合腳,不知道是要說Pediped非常耐穿,還是要說弟弟是幫媽媽省錢的小貼心。

接下來是飲食作息,我同樣把上一篇好好回顧了一番,發現那時的弟弟在飲食上有許多突破,相比之下,這一年來基本上說是根本沒有變化也不為過。正式告別的午睡再也沒有回來過,上學之後就更如輕煙往事,仿佛不曾存在似的,弟弟跟姊姊一樣,都不算是很愛睡覺的小孩,晚上號稱八點半上床,現實則是九點前後入睡,早上七點左右起床,這幾個月明明日短夜長,天亮的晚,他跟姊姊依然一天到晚早晨六點半不到就爬起來,儘管他們早起也不會上樓來吵爸媽,但是睡眠不夠這件事我還是很介意,後來兩人更過份,屢屢挑戰六點邊緣,被我嚴正警告才收斂一些,這大概是讓姐弟倆分享同一間臥房最大的挑戰了(關於這個安排的考量見這篇)。

至於飲食,弟弟不愛吃蔬菜已經是一個我認賠殺出的事實,連他自己都很堅定地說他只吃青花椰菜與黃瓜,其他的只要出現在他的碗裡,他都會不厭其煩地通通挑出來,比古時候被婆婆虐待要在一個盆裡分開紅豆與綠豆的苦命媳婦還堅忍不拔,所以上次健檢時在醫生的建議之下,我們開始買兒童綜合維他命給他吃,不然等大少爺要轉性願意接受新的蔬菜不知要等到哪一年啊。他不愛吃青菜倒是很愛吃肉,尤其對雞肉的愛一如以往;澱粉類除了白飯,最愛的就是原味起司披薩,其他的像是麵啊、通心粉之類的有時也能得到他的青睞,總體來說,我一個禮拜幫他帶的午餐之中,沒有四天也有三天他都會要求帶雞肉、花椰菜配白飯,我什麼花樣也不用想,也算省心。倒是看來飲食單調的他,比姊姊能吃辣,姊姊一點點辣就一副鄰居家失火的反應,弟弟反而總是不動如山,頂多鎮定地喝兩口水,我覺得小子前途不可限量。

至於零食,巧克力是他的最愛,沒有之一。倒是以前對巧克力非常執著,蛋糕、冰淇淋都非巧克力口味不吃的弟弟,這一年來進化了一些些,開始領略其他零食與甜點的美妙(這是好事嗎),就連水果也是,當然這個突破是跟他自己比,這傢伙的本質還是一個挑食怪。

0229-53.jpg

0229-54.jpg

【每當讓媽媽感覺頭痛的時候,就翻翻可愛的照片找尋不揍小孩的動力。】

〔學校生活〕

我最早起心動念想開始寫這篇成長文的時候是去年暑假,也就是距離之前那一篇四個月左右,那時的感觸是弟弟在一個夏天之中又長大好多,感覺真的是準備好要上Kindergarten孩子了,後來那一篇一直拖著沒寫成,只短短發了一篇入學紀念文。再後來是忙到人仰馬翻的秋天,兩枚小人默默地又過了一個生日長了一歲,然後上學期就要結束之前,我又差一點認真要把這一篇寫出來,怎知最後又拖了兩個月,轉眼都快放春假了啊。回顧弟弟上大班的第一學期,走的是一個起伏波動的態勢,不像當年的姊姊,基本上是一個起飛之後就穩定爬升,沒有什麼好讓爸媽操心的狀態。弟弟就不是如此了,如果對兩年前的成長文還有一點印象的人,可能記得弟弟在入pre-school的第一年,其實非常任性又有些孤僻,他不感興趣的東西,誰也無法勉強他,老師們覺得這個情況在那個年齡的孩子中不難見到,我卻覺得全班只有他一個對上學這麼沒熱情,後來進入第二年,情況好很多,雖然他還是對上學稱不上喜愛,但是不管是在課堂上的參與,還是跟同學的人際,都有很長足的進展,讓人有一種柳暗花明的小小欣慰。

從pre-school畢業,弟弟再次成為姊姊的學弟,新學校雖然全校只有一百多人,Kindergarten班級也只有十六名小朋友,但是畢竟橫跨了TK到八年級整整十個年級,身為新生的弟弟就像小魚游進大湖,所以我們一直很關心他的適應情況。第一個學期弟弟雖然沒有反對過上學,但是他也很清楚明白地說過好幾次,表明了他不愛上學,他最喜歡的是放假與週末,如果每天都不用上學就更好了,對學校生活完全沒有懸念的意思。我知道他不像姊姊是一個對什麼都很有興趣又很自信的孩子,如果碰上他沒興趣,又感覺不到成就感的東西,他就完全處於放生的狀態,稍微逼他一下,他就連原本的基礎都通通失憶,學科術科都是如此。好在學校老師遠比我們有耐心,一整個學期下來,我們居然看不出來他在哪一個領域特別需要關注,即使是他最冷感的美術課或者舞蹈課亦然。要是在以前,他是會那段時間直接放空的,不然就是隨便揮個兩下,敷衍了事,沒想到進入新學校,在超有耐心又非常會鼓勵小朋友的美術老師帶領下,弟弟也能完成看得出花了功夫、有細節有故事的作品呢。

0229_10.jpg

0229_11.jpg

0229_9.jpg

【這幾張是暑假剛開學之後那一個多月的美術作品,基本上弟弟就是走一個強烈深色亂塗路線,據他描述,一開始是有一些情節的,色彩與線條隨著各種細節與事件發展到最後,就變成一團混沌,所以哥畫的不是2D平面,哥揮灑的是有時間線的4D概念。】

0229_8.jpg

【這張是十月底萬聖節應景的美術作品,我想這是萬聖節代表色彩組合成的後現代畫風吧(後現代畫家表示...)?】

0229_14.jpg

0229_12.jpg

【到了第一個學期結束、第二個學期開始,弟弟的圖畫終於冷靜許多。上面這張是水果靜物畫。】

0229_13.jpg

【這張鉛筆畫的主題是城堡裡的蜘蛛。至少感覺構圖與線條都是花了時間畫出來的,不像之前感覺五分鐘就了事了。】

 

0229-72.jpg

 

【這是前一陣子過農曆年時,學校在自習時間發下來讓小朋友自由發揮的應景著色紙。這張一般人看不出什麼所以然的著色圖,媽媽卻看出大門道了。首先是弟弟最喜歡的顏色,除了從小不知道從哪兒得來的靈感一眼就愛上的藍色,這一年來急起直追的第二名就屬咖啡色了,到現在這兩色在弟弟心裡還沒有其他顏色可以取代,至於這張上面出現的黃色究竟是他順手為之,還是代表有望成為第三名,可能還要一點兒時間觀察。另外,這張雖然乍看之下其貌不揚,但是要知道,跟畫畫兒一樣,我家弟弟這輩子還沒有哪一天是喜歡著色這樣活動過的,從前碰上必須參與的著色活動,他非常瀟灑,以單筆單色亂塗作結,說有多敷衍就有多敷衍。如今這張不僅有顏色的變化,色彩大抵上算是在邊界線條之內,跟以前的他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了,標準不高的媽媽我再次表示欣慰。】

第一學期結束,我們剛拿到成績單的時候,其實對於弟弟的成績一點概念也沒有,沒想到這傢伙也能拿一堆優,只除了舞蹈這一科以外,舞蹈老師給的評語是希望他能更自信一些,當老師問大家意見的時候,他可以不要只是重複旁邊同學的答案,以媽媽我對他的了解,老師的觀察非常貼切啊。

這個學期則更漸入佳境,二月中我們跟級任導師進行親師座談,老師也特別點出來弟弟這個學期比上學期在課堂上更自在也更自信,會舉手發表意見會主動爭取任務,最近還會在自習時間在班上組織讀書會,帶著同學一起唸書呢,一手培養出我家兩枚讀書興趣的我家爸爸聽到安慰極了。老師也說弟弟對於有興趣的事很投入,但是對於沒有興趣的事也是真心不在乎,在上學期他基本上是能逃就逃、能避則避,這學期他慢慢領會到自己與團體同儕的關係,即使是自己不愛的東西,如果是大家都在做、或者會影響到團隊的事,像是團體的舞蹈,他就會出於團體榮譽感與責任感比較情願地去做。比如說語文課寫作文,老師說弟弟很喜歡寫東西,有時候手上的紙不夠寫,還會跟老師要第二張,簡直無法自拔,但是他對於作文要搭配的插畫,就一咪咪興趣也沒有,每次總是要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諄諄善誘,他才勉為其難地畫出一些簡單的構圖與線條,老師每鼓勵一遍才會多兩道線條、一點細節。老師一邊敘述,我一邊點頭如搗蒜,不只是因為老師的觀察非常精準,更因為這就是我從小到大碰上美術課的心路歷程啊,只是我沒弟弟那麼隨心所欲又放得開,我儘管什麼也畫不出來,也不敢擺爛交白卷,每次畫畫都好痛苦啊。除了這一點老師覺得有進步空間,但是又強調沒有改變也無所謂,畢竟這只是弟弟本身興趣使然,其他不管是學科還是團體互動、人際進退,老師對弟弟的評價都是正向的,讓我們放心不少。

0229-15.jpg

【這是老師給弟弟作文表現的評價,插畫是很有進步空間的地方。】

0229-16.jpg

【這是親師座談老師準備的評量報告,關於可以繼續進步的部分,我覺得精準、透徹啊。】

〔語言發展〕

剛剛重讀上一篇成長記錄的時候,發現那一篇在弟弟的語言發展上著墨了不少,那時他的表達能力與字彙豐富度都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轉折時期。時隔將近一年,我已經有些難以想像當時正在擺脫幼幼班學語期的他是怎麼樣的了,因為進了Kindergarten之後一直到現在,他的表達能力基本上跟大小孩所差無幾,不但可以隨機跟上旁人的閒談,冷不防地插上幾句話,甚至問問題,更可以跟伶牙俐齒的姊姊據理力爭、一較高下,不再是以前那個講不過姊姊、有口難言有苦只能自己吞的小可憐。嗯,好啦,其實他向來也不是個好相與的,只是以前爭辯不過姊姊,他只能很挫折地尖叫發脾氣,現在表達能力很完整、爭辯邏輯也大大提升之後,那種崩潰的tantrum幾已不復見,但是演變成讓媽媽同樣崩潰的姐弟倆比大聲、互不相讓的吵架。而且兩人吵架都很會撂狠話,不是翻舊帳來「加強佐證」,就是要對方拿出證據證明指控有理,然後我聽著聽著就莫名想到當年法學概論課印象深刻的一句話,「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嗯,把舉證責任強加到對方身上果然是一個好招啊(謎之音:媽媽不思勸架與機會教育,反而在旁邊看好戲是一種什麼心態呢)。

當然,他的字彙與表達還是及不上姊姊,邏輯思考與反應也沒有姊姊快,所以這幾個月來讓媽媽很頭疼的挑戰,就是他吵不贏時的大吼,或者被更激怒的時候會去偷打姊姊,而戲咖姊姊就會很誇張地直接飆淚摀著被打的地方控訴(突然覺得我家怎麼都走一個灑狗血的路線啊),雖然我知道兩人爭執的時候,姊姊的善良小白兔形象有很多時候只是表象,但是不管姊姊是不是真的錯在先,弟弟決定靠大吼大叫或動手反擊,暴走之後只是把自己也拖進被處罰的結局啊,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在五歲小童身上真的很難糾正教化,不過這樣一說,我就想到很多大人暴走的更多,大人都做不到,那我何必還為難五歲小童呢(看來我又可以放下一個教養執念啦,哈哈哈)(顯示為不負責父母)。

我家弟弟的語彙這大半年增加迅速,除了是上了Kindergarten必然的結果,也因為在學校不時吸收姊姊、學長姐的用詞,耳濡目染之下的好處是他的語言表達成熟很快,壞處就是有時候從他嘴裡冒出來的話語,會讓爸媽一陣心驚,像是感恩節之前開始到新年過完那一段時間,弟弟的口頭禪就是「I don’t care」,這麼叛逆的回應我第一次聽的反應就是「Excuse me?」,後來我才理解,他並不是完全明白這句話所隱含的意義,他就是單純想要表示他不喜歡爸媽的決定但是又無法改變的不甘願,並沒有鄙視或不尊重的意思,雖然說到底這的確是一種叛逆的自我意見表示啦。只是我們雖然能理解他的動機,但是當我們提醒他睡覺時間快到了,應該停下手邊的事準備收玩具,或者他玩遊戲耍賴,我們跟他說如果他不想要遵守大家的規則,就不能參與,他順口就來一句「I don’t care」,要想不當場發飆還是一件很考驗修行的事,而且這個惱人的習慣改都改不掉,一直到我們到東岸過聖誕節的時候還持續,在爺爺奶奶面前也如此,我的老天鵝,這簡直比火盃的考驗還考驗爸媽。但是這幾年當父母的經驗告訴我們,小孩這些「偏差」的行為,雖然不是一天、兩天馬上導正立時可以看出效果的,往往依然只是短暫的現象,無須過度緊張,果然弟弟這句口頭禪在我們回到舊金山放完寒假沒多久,就慢慢地就銷聲匿跡了。

「I don’t care」之後,弟弟另一力作是跟姊姊爭執時說「I hate you」,不過這個只持續了兩個禮拜左右,最近又回到觀察名單上的是「whatever」以及「No-----!」。「Whatever」跟「I don’t care」一樣,都是直接禁止的。「No」則是我的地雷,我的規矩是,可以說No,但是要同時提出理由或者建議,尤其是明明不是選擇題是非題的時候,比如說吃晚飯時間到了,飯都上桌了,媽媽要他洗手吃飯,他卻還想玩,就會很直覺地說「No!」。可惜這在我們家不是一個選項,我可以接受他說「Not now, but can I please have another 5 minutes?」,但是不接受任性的一個「No!」。提出合理的理由或想法都可以討論,只回一個No,是不要吃飯的意思逆?就算是不要吃飯,也請明白說出來,丟下一個命令句的結果就是被處罰。當然很單純、中性、選擇完全在他的是非題,他不想要不喜歡,可以禮貌說一聲「No, thank you.」就好。其實這個不要不要的問題,是一個時好時壞的老症頭了,我猜可能還得要等他再長大一些、成熟一些才可以完全理解駕馭這之中的關鍵與精髓。

〔閱讀理解〕

跟語言發展相輔相成的是閱讀與理解能力的進步,學校從Kindergarten開始教用自然發音法拆組音節簡單的生字,以及認識常用字,在家不用懷疑,就是我家爸爸肩負著書蟲培養重任,所以我家最後一枚小文盲正式「脫盲」也只是剛好。

雖然弟弟嘴裡口口聲聲說不愛上學,但是我的觀察是他在學校是紮紮實實每天都學到東西的,讀寫都是如此。我還記得他剛入學的時候,英文二十六個字母大小寫的筆畫、大小完全是隨心所欲,基本上是沒有規則可言的,當然以中班的年紀,這是再正常的表現不過了,但是上大班不過一個學期,他的手寫能力進步了許多,而且變得很愛拿筆寫字,同學生日的生日卡一定要親手寫不說,什麼聖誕節、情人節小卡片他都堅持要自己寫,然後碰到不確定拼法的字,他也不厭其煩的問爸爸媽媽,沒事還會在他的筆記本上塗鴉,也很喜歡根據一個字的發音自己嘗試拼寫出來,一點都沒有不耐煩的意味,所以媽媽私心認為,他對這些學校裡學到的東西的興趣遠比他自己以為的多。至於不愛上學這件事,只要跟學習情況不衝突,媽媽真的一點兒也不擔心,因為媽媽自己從小到大也沒有一天是發自內心地喜歡上學過,所以完全可以理解的。

0229-18.jpg

【剛上Kindergarten的時候,弟弟還沒那麼喜歡寫字,而且光是學習正確的字母筆畫與在三行紙上的位置就花了不少功夫。】

聽說讀寫能力提升,理解能力自然也是,這一年來弟弟變得喜歡看電影,我覺得就是這個緣故。一年前的他只喜歡看短片,姊姊還不到三歲就對冰雪奇緣十分著迷、百看不厭,弟弟一直到四歲多對超過二十分鐘的長片電影都興趣缺缺,但是這一年來也不知道是他終於能夠看懂這些比較長又複雜的故事情節,還是他終於遇到合他胃口的電影,對電影的感情直線加溫。他的最愛絕對是迪士尼的「Cars」系列,這部電影嚴格說來他很早就看過,但是會想要重複看、續集也要看的熱情,是這一年才展現出來的。從前他對電影的口味特定性非常高,基本上能入得他眼的數來數去就是「Cars」了,迪士尼的公主們他通通沒有興趣,唯一一個他稍微青眼有加的,是「小美人魚」,但是吸引他的點只是王子的那艘大船。雖然現在他也不是就變得多博愛,可至少他對不同電影的接受度高很多,像是多莉、玩具總動員,這些色彩鮮明、以擬人角色為主的動畫片,都是他的菜。

0229-55.jpg

0229-56.jpg

【理解推理與專注力都更上一層樓,也在弟弟的拼圖能力上看得出端倪。弟弟對拼圖的感覺向來是有一搭沒有一搭,說興趣嘛是有的,說熱情那是沒看過的,但是這大半年弟弟對於片數多的、新主題的拼圖接受度都滿高的,像是這一套五十一片的美國地圖拼圖,他就很喜歡。】

〔體能發展〕

這個年紀另一個即使稱不上日新月異,也絕對是每季更新的就是肢體協調與體能發展了。我家弟弟的個性謹慎,很少做出什麼讓爸媽心跳漏一拍的舉動,是一個典型風險趨避型的的孩子。去遊樂場玩,他絕對是屬於怕高怕跌的小孩,所以碰上挑戰體能的新嘗試時,弟弟總是會先評估一番,才在爸媽再三、再四、再五的鼓勵下,小心翼翼地嘗試。相比之下,我家其實本性也算謹慎地姊姊反而顯得大膽,而且姊姊的體育細胞很不錯,很多體能項目總是能很快上手,單槓、爬桿、腳踏車、滑板車、溜冰、游泳、滑雪都是,雖然在與姊姊無可避免地比較之下,弟弟對這些就顯得沒有這麼擅長了,但是回顧過去一年,媽媽赫然發現弟弟居然也成功解鎖許多技能,腳踏車、滑板車、溜冰、游泳以及公園遊樂場各種體能遊具,在體能發展上也不遜色(尤其跟媽媽小時候比更是了)。

0229-19.jpg

【弟弟在去年暑假時,學會騎沒有輔助輪的單車,幾乎是嘗試幾次就上手,我真心覺得是從小接觸平衡車(balance bike)的功勞,但是單車起步是他的瓶頸,半年後的現在還在抓要領。沒錯,他的安全帽是從姊姊那兒接收來的。】

0229-20.jpg

【今年年初剛從東岸回來的第一個週末活動,就是到金門公園去騎車。金門公園一到週末,就有一整條主要車道封閉,開放給行人遊客為徒步或單車道,因為寬敞,騎起來很過癮,弟弟騎得欲罷不能。】

0229-61.jpg

0229-62.jpg

【溜冰是去年夏天弟弟特別熱衷、也掌握得不錯的活動之一,不但可以一個人抓著塑膠柱桶在冰上來回溜個大半個小時不厭煩,還可以跟著姊姊放手自己溜,讓我很認真考慮想讓他暑假去參加當年姊姊去過一次就很愛的「滑冰保齡球營」,結果很可惜地發現這個夏令營規定參加的孩子至少要滿六歲,到時弟弟還差兩個月,太讓人扼腕了啊,只好等明年了。】

0229-44.jpg

【姊姊在很小的時候就非常能駕馭單槓,偏偏這個完全不是弟弟的強項,怎麼試都抓不到技巧。】

0229-48.jpg

【遊樂場的爬桿弟弟可以用「走」的,但是不會用溜的。】

0229-45.jpg

【爬樹倒是不怕。】

0229-46.jpg

0229-47.jpg

0229-59.jpg

【爬這個也行。】

0229-57.jpg

0229-58.jpg

0229-63.jpg

0229-64.jpg

0229-65.jpg

0229-66.jpg

0229-67.jpg

【弟弟向來不排斥體能活動,跳床、攀岩、健行都來者不拒,體力很好,這大概有一部分要歸功爸爸三不五時就帶他們去離我家不遠的格蘭峽谷地健走,那裡不止景觀很厲害,上上下下對體力的考驗也不小,但是弟弟還是很愛、樂此不疲(其實他們父子女三人都如此)。】

〔海灘男孩〕

我家浩然弟弟從小最愛的東西就是任何會轉的東西,電扇扇葉、滾筒洗衣機、各種交通工具的輪子都曾讓他著迷不已,一直到現在,洗衣機在他心裡仍然有一方特殊的位置,汽車火車更不用說了,是真愛無誤。不過,上了Kindergarten之後的弟弟,大概是世界突然變大了,眼界也跟著豁然開闊,這些兒時的最愛,不再是他眼裡熱烈的唯一,我想了想,這大概就是一種昇華之後的感情吧。

弟弟這一年來最著迷的大概就是去海邊玩沙了吧。不光是暑假去南加州(這一篇)、寒假回德拉瓦(這一篇)有機會到海邊玩,就連在舊金山,弟弟沒事就想要我們帶他去海邊玩沙,要知道舊金山即使是夏天氣溫也不高,海邊更是冷,海水就更不用說了,一年四季都沒有溫暖的時候,可是弟弟就是對海灘的沙特別著迷,每次去如果放任他,光是挖沙、玩水就可以玩上一整天。去年暑假姨公姨婆來舊金山,姨公非常寵他,沒事就帶他坐電車到舊金山西端的海邊去玩沙(有文有真相),讓他著實過了一段奢侈的日子。暑假結束之後的這半年,爸爸還帶他去海邊過幾次,我只帶他去過一次。這實在不能怪我沒有母愛,因為去海邊不只坐車電要轉車,還要一路坐到底站,單程就要將近一個小時,到了那兒非常冷不說,海灘本身又不像聖地牙哥的沙灘,又白又乾淨,加上我本身對於舊金山地表與街道的心理障礙(一個不下雨的城市基本上就跟不洗澡一樣髒),到舊金山的海邊玩對我來說實在不是一件太愉快的事,要我選,我寧願帶弟弟坐電車坐一整天、來回九遍都沒關係啊,無奈從前只要坐電車就滿足的弟弟,現在想要坐電車,更想要在N線底站下車去海灘玩啊,所以這半年來我只勉為其難帶他去過一次,而且未來也沒有再去的打算,還好我家爸爸雖然因為嫌遠,也不愛往海邊跑,但是他願意開車帶弟弟或者姐弟倆專程去海邊玩沙(我連這樣都不肯跟,看得出來我有多不愛舊金山的海灘了嗎)。

0229-42.jpg

0229-43.jpg

0229-41.jpg

0229-37.jpg

0229-38.jpg

0229-39.jpg

0229-40.jpg

0229-35.jpg

0229-36.jpg

0229-34.jpg

0229-32.jpg

0229-33.jpg

0229-31.jpg

0229-29.jpg

0229-30.jpg

 

【這是一系列「海灘上的弟弟」照片,時間軸橫跨將近一年。這一年來只要有機會,弟弟不是在海灘,就是在往海灘的路上。暑假有姨公,弟弟常常去海灘玩,非常嗨,平常爸爸嘴上雖然說不願意,但是一翻照片,發現弟弟每個月都會去海灘一、兩次,根本超頻繁的好嗎,所以只有媽媽我是真的心口合一,說不去就不去(這有什麼好驕傲的嗎)。】

〔音樂熱忱〕

之前那一篇德拉瓦假期文(這一篇)有提到,弟弟在爺爺奶奶家時最喜愛的活動前三樣就屬迷宮、桌遊跟唱歌了。迷宮跟桌遊還必須要看時機才能玩,唱歌就真的是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唱的,入學一年,在每天音樂課的養成之下,弟弟在歌唱技巧上進步非常多,即使旋律比較複雜的歌,像是電影「真善美」的主題曲「Do Re Mi」與轉音很多的插曲「The Lonely Goatherd(孤單的牧羊人)」,他也可以掌握地不錯,甚至還可以跟姊姊一起二部重唱呢。每當兩人假日待在一起有商有量,調整出重唱的分配,然後就在客廳開唱起來,還居然有模有樣,我就會覺得平時忍受兩人無時無刻各種歌曲洗腦,也算有一些回報了。

不只是唱歌,弟弟基本上對音樂是很有興趣的,聖誕節前他們班上表演「精簡精簡再精簡版」的「胡桃鉗」,那時弟弟一有機會就要我找YouTube上「胡桃鉗」組曲給他聽,然後他會抱著我的手機很有興味地聽完整套組曲,碰到他特別熟悉的還會反覆聽,想我當年一直要到國中才懂得欣賞這麼大篇幅的古典樂曲,這小子不管有沒有聽懂,有這個興趣我就覺得很難得了。

弟弟生命裡的音樂當然還包括了樂器,他從前年感恩節前後開始學琴,到現在差不多一年。我曾在姐弟倆的成長記錄裡提過沒有八次也有五次,身為虎媽,我對孩子在「才藝」上唯一的堅持,就是要學一樣樂器,技巧是其次,每個禮拜到老師那兒為的是陶冶對音樂的欣賞與興趣,而回到家之後的練琴才是底下可以畫雙線的重點,媽媽不辭辛勞的陪練,就是為了幫他們從中培養出自律與責任感、在學習每一支新曲子中體會生疏到收穫之間必要的付出與過程。我真心相信這種「堅毅」與「持之以恆」的人格特質,即使天生性格中沒有,後天是可以鍛鍊培養的,而這些特質不用多強烈,在面對未來人生中的挑戰就能受益無窮了。

練琴大概是弟弟這輩子做過最考驗他毅力與耐心的事兒了,到老師那兒上課還不見得每個禮拜都去,練琴倒真的是除了全家人出門度假,都會固定進行的每個禮拜兩天、一次一個小時的活動,當然這中間時不時地會有一些不情願,也動不動就有各種獎勵,不管如何,弟弟就這樣也堅持了一年,而且漸漸接受練琴就是風雨無阻的日常這件事,媽媽覺得非常欣慰。

0229-68.jpg

【照片翻了好久,才發現我手上沒有什麼弟弟練琴的照片,這是趁他上個週末練琴時照的。】

0229-17.jpg

【對照這張是去年暑假之前的照片,那時弟弟還沒上Kindergarten呢,光陰似箭啊。】

〔其他心頭好〕

雖然我曾經說過我家弟弟跟姊姊比,興趣遠沒有姊姊的廣泛,而且他對於沒有興趣的東西,就是完全不關心的冷漠,但是平心而論,這幾個月弟弟主動想要嘗試的東西其實不少,除了前面提過的項目,弟弟最近的心頭好要算是木工、烹飪、園藝、縫紉這些實作性質很強烈的活動,尤其是木工,更是一試成主顧。木工一開始純粹是我家爸爸想讓弟弟有機會嘗試一些新的東西,便報名了一個離我家不遠的小博物館開的小童木工課,在等木工課開課之前,他們還先去類似特力屋的Home Depot,參與了他們很有名的免費兒童木工體驗課,弟弟非常愛,所以很快這個週六早上的短期木工課就變成弟弟最新的最愛了。尤其這個木工課使用的工具與機器都是貨真價實的專業版,對於手工木工通通不擅長的我家爸爸跟我來說,也很新奇,能夠跟著弟弟學習新技能,非常加分。

0229-27.jpg

0229-28.jpg

【HomeDepot的木工體驗課,基本上選擇一個材料包,照著說明書組裝、著色,就完成了,唯一的「木工」技巧,就是釘釘子了。】

0229-69.jpg

【組好上色,就是一個桌上曲棍球小遊戲,HomeDepot還很浮誇地每個人發一張參與的證書與小勳章。還不只如此呢,那天弟弟帶回來好幾份其他的木工套組,以及成套的小別針勳章們,就是在家也可以自己搞一個體驗營的意思,好嗨。】

 

 

 

 

0229-26.jpg

0229-25.jpg

0229-24.jpg

0229-23.jpg

0229-22.jpg

【Randall Museum的木工課在博物館的木工工作室裡進行,裡面從材料到工具,都是實實在在沒在客氣的。課程一個系列六堂,目標是完成一個簡單的壽司木製盛架,每一步都要自己完成,包括使用的磨砂塊都是。測量、裁切、打磨、切孔、組裝、拋光、上漆,完成時成就感完全爆棚啊。】

0229-21.jpg

【這是成品,看似由簡單的三塊長方形木板組成,其實過程的細節與眉角真的很多。可能是手工加上木料的材質觸感,給它非常質樸又溫潤的感覺,我非常喜歡。】

0229-70.jpg

0229-71.jpg

【這篇成長文一開始就提過,弟弟對於縫紉很感興趣,為了二月中的開學一百天要穿的T-shirt,很熱血又耐心地縫了象徵一百天的一堆鈕扣上去。那段時間學校的美術課剛好也在做情人節小抱枕,非常對弟弟的胃口,他回家就超開心地展示他的作品。當年姊姊也做過一樣的小抱枕,我必須說,弟弟的這枚比當初姊姊那一枚做工還要精細一些呢,看得出來他對縫紉是真心感興趣。】

〔教養的挑戰〕

既然是成長文,就不能不記一記這段時間教養的挑戰。

雖然前面提到語言發展時有說過,弟弟表達能力越來越成熟,時不時從弟弟口中冒出來的話,會讓爸媽一秒冒煙,而平時他跟姊姊要好的時候很好,吵架的時候考驗起爸媽修行境界也是沒在客氣的。但是言語上的衝突只是表象,追根究底,這個年紀的弟弟,在我眼裡最大的挑戰,當算是情緒與挫折的表達以及同理心的養成與表現了。

身為全家年紀最小、基本上跟處於食物鏈底層差不多的弟弟,每天要面對的不只有爸媽的諸多要求,還有姊姊時不時會拿出來的「權威」,尤其他「社會經驗」最少,很容易被姊姊有時似是而非的各種道理與順手捻來又多如牛毛的規則困惑,一時之間分不清楚該不該信,可他又隱隱覺得不合理(江湖果然險惡),要他直接服從絕對是千百個不甘願,但是提出質疑又會遭受各種駁回,他偏偏又說不過姊姊,說有多挫折就多挫折,最後只有爆炸抓狂。當然這不是只針對姊姊,只是對於爸媽的「權威」他比較認命,加上爸媽會冷靜地跟他溝通,也不會總是故意刺激他,所以他的反抗力道也比較低。

他最常表現不爽的舉動就是大吼「No!」,衝突升到最高之時,他還會動手,想在暗處報復,但是往往換來姊姊更誇張與戲劇化的反應,然後不管最初誰是誰非,最後大吼又動手的他也一定逃不了被訓誡或處罰的命運,此時可想而知,他覺得自己不被理解的挫折感就更強了。

0229-60.jpg

0229-49.jpg

0229-50.jpg

0229-51.jpg

0229-52.jpg

【其實姐弟倆的感情很不錯,在講他們壞話的時候,還是要來曬一曬姐弟情深系列照哩。第二張中弟弟那個很荒謬的造型,其實背後的故事很感人,話說去年秋天的某一天我帶他們兩個去公園遊樂場玩,那天天氣不算冷也不算熱,可是遊樂場那一區風特別大,氣溫也相對低一些,回家等車時,弟弟一邊把他的藍色小薄外套拉鍊拉起來、帽兜也戴起來,一邊說好冷,這時姊姊二話不說就把她身上的外套脫下來給弟弟穿,說她自己不冷,於是就有了弟弟如此前衛的造型。】

我相信情商這東西是可以像習慣一樣後天培養的,同理心基本上是一體兩面,同一個道理,關鍵是在自我認知與提醒中不斷的練習,要是能夠從小培養就最好不過了。但是我覺得在實踐上最大的困難,就是爸媽本身要能夠以身作則,在生活中親身示範面對挫折該如何冷靜反應與消化情緒,然後在孩子感覺挫折生氣的時候冷靜地引導他認知情緒,一起思考有什麼更好的反應方式,最後再一起練習幾次,欸,這麼花時間、這麼考驗爸媽道行的事兒難度實在高啊。

這就讓我想到上個禮拜看到的一篇文章(這裡),內容大致在討論一位住在矽谷的職業媽媽,以八萬美金的高薪想請一位全職(或者說全能)保母,結果引起譁然的事件。文章本身我不評論,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這件事有多譁然我不知道,至少我自己是除了剛好看到這篇文章之外,沒有聽說過啦,如果這篇保母徵人廣告是真的,我倒是沒那麼驚訝,也不覺得這位媽媽有那麼離譜,她想把親職裡面最困難煩人花時間的部分通通「外包」,引起爭議不意外,但是也顯示了她其實是對「好爸媽」應該做些什麼還滿有概念的,而且說明當一個好爸媽真的是非常辛苦、根本是非人的工作。我其實能理解為什麼她沒有猶豫地選擇職場工作,寧願用高薪聘請別人分攤親職裡面瑣碎吃力又耗人心神的部分,我要是有這個能耐,而且這種天才保母真的存在,我承認我也想聘請啊,而且我敢說很多爸媽內心深處都是同樣的想法的吧。

總之,聯想到這一篇只是想感嘆當父母很難,教養更是不容易,我決定還是追劇去吧。好啦,這個結尾也太荒唐,但是要我說我很認真地計畫找時間把姊姊的成長文也寫一寫,有人會信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kindergarten
    全站熱搜

    四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